營養師解析⟫母乳寡醣迷思一次破解!基改?大腸桿菌?

最近幾年嬰兒奶粉紛紛標榜加入母乳寡醣(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, HMO),而社群與新聞上也有人在討論母乳寡醣,母乳寡醣的安全迷思也隨之而起,使用大腸桿菌,還是基改!這真的安全嗎?好食課營養師在這次專欄中,好好解析母乳寡醣的三個迷思。

迷思一⟫母乳寡醣是基因改造來源?大腸桿菌做的?

迷思說明⟫

母乳寡醣最主要來源為母乳,但在食品工業上則以「酵素合成」與「微生物發酵」得到母乳寡醣,尤其是微生物發酵是最為主要的。

微生物發酵方式,是透過基因改造技術,將會產生母乳寡醣的基因轉殖至大腸桿菌中,提供營養基使大腸桿菌在發酵槽中生長並自行產生母乳寡醣,後續再經過分離純化,即可獲得母乳寡醣。

然而,在2020年與2022年媒體報導政府公告相關規範(1),有許多家長們在社群上討論基改與大腸桿菌的議題,就由營養師來說明!

營養師見解⟫

母乳寡醣受限於來源,因此基改是最佳獲得母乳寡醣的方式。

在農產品方面,基改倍受討論,且已經不是從科學上討論,可說是信者恆信、不信者恆不信的問題。

在母乳寡醣方面,其規範與大豆油一樣都是「最終不能含有基因改造微生物及其轉殖基因」,因此不會攝取到基因改造片段,健康風險與爭議更遠遠低於傳統農產品。

在大腸桿菌方面,許多家長可能受到平常食安相關訊息影響,看到大腸桿菌就認為會有健康、食安疑慮。事實上,細菌會依照其菌種、菌株而有極大的差異。

就以大腸桿菌而言,一般食品與食物在衛生檢驗時以大腸桿菌或大腸桿菌群作為指標,是因為大腸桿菌主要生活在腸道中,所以如果一般食品或食物被驗出大腸桿菌,代表其衛生操作有問題或水源受到污染,並不一定會有食品中毒問題,是作為預防性的規範。

若是大腸桿菌 O151:H7,就是腹瀉型病原性的大腸桿菌,則會造成食品中毒,屬於食品危害菌之一。

在生物技術上,大腸桿菌具有基因序透徹、快速生長、益掌控等優勢,因此生技產業常常以「無毒性」大腸桿菌作為發酵載體,透過快速生長特性幫助產生相關目標物質。

因此,並不是大腸桿菌就有問題,用基改大腸桿菌製造的母乳寡醣更是安全無虞。

迷思二⟫為什麼母乳寡醣那麼好,不是每個嬰幼兒產品都添加?

迷思說明⟫

網路上也有媽媽在詢問,既然母乳寡醣那麼好,為什麼並不是每個嬰兒奶粉都有添加,而且為什麼其他產品都沒有看到相關成份呢?

營養師見解⟫

▶︎ 第一是成本與售價考量

每個產品都有其定位與分級,有些針對免疫力,有些針對消化道,或者針對不同階層的消費族群進行設計,再加上母乳寡醣的成本並不低,若每一個嬰兒奶粉都添加母乳寡醣會使售價提高,且也可能會有產品失去其定位與分級,因此並不是全部添加就對了。

▶︎ 第二是食品法規限制

許多添加的母乳寡醣來源,是由基因改造大腸桿菌(Escherichia coli)相關菌株發酵生產的2′-岩藻糖基乳糖(2′-fucosyllactose, 2′-FL),如:2020年開放使用BL21 (DE3) #1540菌株、2022年繼續開放K-12 DH1 MDO MAP1001d菌株。

食藥署也有公告其使用範疇為「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及專供七歲以下兒童之乳粉或類似產品」,且在調配成供食用狀態時,添加限量為每公升1.2克,所以並不是每個產品都可以加入母乳寡醣。

迷思三⟫母乳寡醣種類眾多,無法比擬母乳

迷思說明⟫

母乳中的母乳寡醣種類非常多種,可被鑑定的片段已經超過200種。雖然嬰兒奶粉中主要所使用的母乳寡醣,為母乳中含量最多的2′-岩藻糖基乳糖(2′-fucosyllactose, 2′-FL),且確實有許多研究認為2′-FL母乳寡醣是最重要的母乳寡醣之一。

但有專家認為,現在還是無法完全了解母乳寡醣,會不會有交互作用?單純的使用單一母乳寡醣,雖然有些功效,但是不是也會有未預料的影響?

營養師見解⟫

目前確實嬰兒奶粉無法添加與母乳一模一樣的母乳寡醣種類和含量,而且餵食母乳仍有許多營養素、免疫成分與親子互動,是嬰兒奶粉無法提供的,所以母乳仍為寶寶最佳的食物。

在針對無法哺餵母奶的家庭而言,在不考慮費用下,越貼近母乳成分的嬰兒奶粉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
目前已有許多臨床實驗發現,嬰兒攝取添加2′-FL母乳寡醣的嬰兒奶粉,其免疫(2)、發炎(3)、腸道益生菌(4)、腸道症狀(5)都會比攝取無添加母乳寡醣的寶寶來得好,且在這些研究中也有針對不良反應進行監測,都尚無發現添加2′-FL母乳寡醣有任何副作用。

基於目前的研究,再加上政府在允許添加前都有審閱相關安全性文獻,因此營養師認為有添加2′-FL母乳寡醣可以提供寶寶更好的營養價值,幫助寶寶生長。

發表意見